長江商報消息 股市“不死鳥”在中國證券市場中存活多年,可謂一大奇觀。其土壤何在?
  按照過去的規定,上市公司出現連續兩年的業績虧損,則需要戴上"ST"的帽子。若在此基礎上,次一年再度出現業績虧損的狀況,則將會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。不過,按照近期頒佈的退市新政,若上市公司出現連續三年虧損,則將會被強制退市。
  然而,上市公司總會想出各種方法來應對暫停上市乃至終止上市的危機。其中,部分上市公司憑藉與地方政府的良好關係,往往選擇在年末實現扭虧為盈。事實上,近年來,地方對上市公司的補貼並未縮減。
  除此以外,因市場違規成本極度低廉,部分存在違規造假行為的上市公司不受強制退市,這也為股市“不死鳥”帶來了理想的生存空間。
  以10多年前因財務造假而震驚中國證券市場的銀廣夏為例,據統計,自1998至2001年間,該上市公司累計虛構銷售收入高達104962.6萬元,虛增利潤高達77156.70萬元。不過,針對這一起嚴重的造假事件,證監會卻僅對銀廣夏作出了行政處罰的判罰,並對該公司處以60萬元的罰款。
  縱觀我國證券市場二十餘年的歷史,上市公司的退市情況並不如人意。據統計,自2001年以來,包括強制退市及自主退市,滬深交易所累計僅有78家上市公司實現退市。而二十餘年間,我國證券市場成功發行上市的公司數量卻高達數千家。在市場供需關係嚴重失衡的大背景下,這怎麼能夠體現出證券市場“優勝劣汰”的功能呢?
  相比之下,以美國為主的成熟證券市場,在這方面就做出了不錯的成績。據統計,長期以來,美國證券市場的年均退市率高達6%。其中,屬於主動退市的上市公司占比達到了半數以上。
  究其原因,主要在於當地市場的違規成本高昂,一旦上市公司出現違規現象,將會面臨極其沉重的打擊。在這一背景之下,上市公司就不敢隨意妄為了。而對於部分不再需要維持上市地位的上市公司而言,它們就只能採取主動退市的舉措了。
  當前,即使證監會強調了主動退市等舉措,但是在國內證券市場,上市公司主動退市的意願並不強烈。一方面,我國證券市場還有待建立嚴厲的監管體系,提高違規成本。另一方面,中國證券市場容易出現“一夜暴富”神話。對於多數上市公司而言,其上市的直接目的也在於此。顯然,若在國內證券市場,採取主動退市的上市公司難免會讓投資者認為是不懷好意。
  打破股市“不死鳥”神話是必然趨勢,但這一過程註定是艱辛的。不過,隨著股票發行註冊制度的全面鋪開,結合退市新政的全面落地,我國證券市場或許會迎來新的氣息。股市“不死鳥”神話當休矣!  (原標題:股市“不死鳥”神話當休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p66qpoek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